第349期信·策略:底部夯实,蓄势向上
十月策略,我们认为,市场已经确立了政策、市场、经济的三重底部,下行风险可控。此外,境内外利多因素正在累积,行情蓄势待发。
上周市场相对平稳。本周,我们认为,多重底部再一次从不同角度得到了确认,积极因素持续蓄势。配置上,建议投资者继续布局科技主题、地产产业链和资源品板块,亦可关注化债主题推动的银行、保险板块。
宏观数据再次确认经济底部,基本面保持修复趋势
【1】9月宏观数据再次确认经济底。上周公布了9月的通胀、出口、金融数据,三项数据均释放了宏观经济边际回暖的信号,再次确认经济底。通胀方面,9月PPI数据环比增幅为0.4%,延续了逐月改善的趋势。CPI数据受高基数影响同比口径录得零增长,环比维持0.2%的正增长。预计价格因素对工业企业和A股非金融部门收入的压制将得到缓解。出口方面,9月我国美元计价出口数据降幅回升至-6.2%,超出市场预期。金融方面,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.31万亿元,同比口径受高基数影响导致增量偏少。拆分结构可发现企业部门贷款仍然存在压力,但居民贷款出现明显改善。9月社融增量为4.12万亿元,同比增加5638亿元,其中政府债提供了主要的支撑。
【2】旅游数据体现修复特征,宏观数据有望持续改善。中秋国庆假期的旅游数据相比春节、五一假期均有显著提升,印证了消费整体处于缓慢复苏通道中。此外建议密切观察即将公布的9月经济数据,料将进一步印证经济的企稳抬升趋势。预计未来随PPI持续回暖、居民收入预期改善驱动消费、欧美PMI回升带动出口等积极因素协同作用,宏观数据有望得到持续改善。
政策“小步快走”,四季度重要会议有望强化市场预期
【1】政策保持“小步快走”的节奏,通过累积落地反馈市场。预计化债、活跃资本市场、地产、城中村等领域的政策整体力度较大。虽然执行层面相对低调,但随政策累积落地,终将扭转市场预期。化债方面,近期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明显加速,截至10月13日,合计公告发行规模已超过7200亿。活跃资本市场方面,监管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、限制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融券出借,完善市场制度。预期地产、城中村两主题下亦将会落地对应的政策,政策面力度坚决。
【2】四季度重要会议密集,有望强化市场预期。此前落地的政策已进入观察阶段,在低调的执行中评估效果。四季度各类重要会议密度较大,均需要密切关注。比如,10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、10月20日至24日将举办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。此外,若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,亦是重要观察点。未来重要会议较多,有望提振市场预期。
美债利率压力释放充分,中美关系有望边际缓和
美债利率方面,最新公布的美国9月CPI环比略高于预期,其中核心CPI环比增速与预期一致,互换合约定价显示11月美联储加息概率有所下调,我们亦认为年内再次加息概率相对有限。中美关系方面,在美联储不断加息的背景下,美国政府面临较大债务压力,对我国有购买美债缓解压力的诉求。叠加美国通胀压力仍存,我们认为在APEC会议之前中美双方出现阶段性缓和概率较大,外部环境边际改善。
宏观流动性改善与汇金增持提振市场信心,观望情绪终将改善
【1】宏观流动性跨季改善,汇金增持提振市场信心。9月末大量逆回购资金到期导致流动性净回笼,一度扰动市场流动性预期。进入10月后,政府债融资制约了资金利率的下行。但央行货币政策中性偏宽的基调没有改变,净投放流动性保持了平衡,宏观流动性有所改善。另一方面,汇金公司10月11日出手对工农中建四大行集体增持,并表示拟在未来6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四大行股份。A股历史上,汇金曾做过5次增持,时点基本都在市场阶段性底部附近。历史上在增持公告后的90个交易日内,银行指数平均涨幅为11.16%,沪深300指数平均涨幅为6.92%。综合来看,大概率进一步确认市场底部向上的趋势。
【2】投资者仍有观望情绪,随积极因素积累和外部扰动明朗将逐步恢复入场。从交易量层面,本周市场成交已从长假前的持续缩量中恢复,以日均成交金额表征,万得全A增加14.20%。其次,两融成交占比小幅回暖至8.92%,回升至2016年以来约中位水平,融资余额距离2021年的顶峰仍有约2000亿元的空间。结合前文所述,预计市场悲观预期和投资者观望情况将逐步改善,未来增量资金将来自场内观望投资者重新加仓。
综上所述,市场底部区间明确,下行风险可控;积极因素低调积聚,虽然投资者可能仍存在观望的情绪,但市场终将向上修复。配置上,建议投资者继续布局科技主题、地产产业链和资源品板块,亦可关注化债主题推动的银行、保险板块。
【1】科技主题,包括半导体、信创、AI、智能驾驶等。
【2】地产产业链,包括建筑建材、家电等。
【3】资源品板块,PPI触底回升,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回升,资源品板块将受益。
【4】化债主题,银行、保险等。
2024年12月策略中,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,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,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,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。 展望2025年1月,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,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。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,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。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,...
写在前边 上周我们认为,在政策持续发力下,经济有望平稳运行。目前资金未形成共识,但市场热度依然较高,预计活跃资金和个人投资者继续推动主题板块轮动。 展望本周,基本面量价信号将保持整体平稳,地产、消费、化债等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,美国“鹰派降息”压制后续降息预期,但对国内货币政策影响有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