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前面
上周,我们认为短期市场扰动因素增多,建议投资者等待良机。市场上周冲高回落,基本走平,符合我们的判断。
本周,我们认为中美紧张关系和海外疫情加剧,扰动投资者情绪,造成市场短期波动。但在国内经济持续向好、政策基调不变以及流动性依然充裕的背景下,A股市场依然处于平衡状态中,短期突发的冲击则会带来入场的时机。配置上,建议投资者关注汽车、家电等可选消费,深圳等区域主题以及军工板块。
— 研大势 —
丨中美紧张关系和海外疫情加剧,短期扰动市场情绪。
❶ 中美紧张关系短期升级,扰动市场情绪。
上周,美方单方面挑起事端,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,严重破坏中美关系。中方基于外交对等原则,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。另外,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对中国进行恶意攻击。我们认为,在特朗普竞选支持率落后以及疫情防控不力的背景下,为争取选举筹码,中美摩擦预计仍会持续,将对市场情绪造成持续扰动,但两国仍处于“斗而不破”的弱平衡状态中。
❷ 美国和香港疫情爆发,美股二季报或进一步反映基本面恶化。
美国疫情不容乐观,日新增确诊超过6万例。与此同时,最新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也超预期增加。部分疫情严重州的经济复苏前景面临较高不确定性,美国经济基本面或进一步恶化。随着二季报披露期临近,美股再次面临业绩预期下修风险。香港疫情出现反弹,单日新增确诊持续创新高,其中本土病例已超100例。我们认为,外围市场波动也是A股的潜在扰动因素。
丨国内经济延续改善,流动性保持充裕,A股市场支撑有底。
❶ 国内经济持续回暖,A股韧性增强。
国内率先控制疫情并复工复产,从高频数据来看,截至7月24日高炉开工率超过70%,处于今年以来的较高水平,显示复工复产持续推进;7月1-19日乘用车日均零售同比下降2%,降幅收窄,终端需求不断改善。国内经济延续向好态势,A股支撑有底。
❷ 经济基本面向好不会引发政策转向。
经济转好引发市场对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转向的担忧。但是当前,我国经济需求端的恢复仍慢于供给端,居民就业压力仍然较大。上周习总书记强调,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、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,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;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我们认为,经济回暖不会立即引发政策的收紧。
❸ 流动性短期紧平衡,总体依然充裕。
宏观流动性层面,货币政策在保增长与防风险中寻求平衡,不搞“大水漫灌”;预计政策回归常态基本到位,后续以稳为主。市场流动性层面,短期受解禁减持等影响处于紧平衡状态,但在固收类资产吸引力下降、居民财富再配置的大背景下,权益资产受到居民青睐,叠加已发行基金产品的建仓,市场资金面依然充裕,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。
— 聊配置 —
丨把握扰动带来的良机,关注两条主线的配置机会。
综上,我们认为中美紧张关系和海外疫情加剧,扰动投资者情绪,造成市场短期波动。但在国内经济持续向好、政策基调不变以及流动性依然充裕的背景下,A股市场依然处于平衡状态中,短期突发的冲击则会带来入场的时机。
配置上,建议投资者关注汽车、家电等可选消费,深圳等区域主题以及军工板块。
❶ 汽车、家电等可选消费。
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,汽车销量逐渐复苏,白色家电估值低且基本面触底回暖。
❷ 深圳等区域主题、军工板块。
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,关注深圳等区域性主题投资机会。军工基本面稳健增长,估值处于相对低位,机构配置比重较低,且受益于地缘政治事件催化。
上周我们判断,国内经济波浪式修复,政策主动应对预计增强;外部扰动边际缓和,中美元首会晤将为中美关系指明方向;市场风险偏好提升,权益资产将逐渐兑现配置价值。 展望本周,我们认为经济的波浪式修复中枢或在抬升,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下政策持续发力,中美会晤管控分歧、加强了双边对话,内外部环境有望持...
上周,我们认为,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做出全面部署,防范金融风险、活跃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值得期待。同时,国内经济震荡修复,外部压力缓和,市场信心将进一步凝聚和加强。 本周,我们认为,国内经济波浪式修复,政策主动应对预计增强;外部扰动边际缓和,中美元首会晤将为中美关系指明方向;市场风险偏好提升...